返回

子归谣:乱世浮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十二章:回隆中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我一时竟忘了躺在地上的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,慢慢的向小三子走去,半蹲在他身边,任由衣裙散在地上。

    “有没有想我呀?”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脑袋,笑道。

    小三子的眼眶竟慢慢红了一圈,像是憋着泪,压抑着自己的情绪。小小的手握成拳头,紧抿着唇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我轻轻将他握拳的手辦开,将他的手牵在手里。

    小女孩在诸葛亮的怀里早已停止了哭泣,只是眼里还蓄着泪,仿佛一个不小心便会流出来。

    “她没事吧?”我问。

    诸葛亮点了点,目光却移向我身侧的小三子,语气难得严厉:“你以往调皮也就罢了,怎么欺负起一个孩子来?”

    小三子不语,低垂着脑袋不知在想着什么。

    我鲜少看到小三子这副模样,记忆力也只依稀记得,除却顾爷爷离世时,他守在我身边一言不发,默默陪伴我时,其余时间他断然安静不得。

    小女孩依旧盯着小三子手里蚱蜢,水灵灵的大眼睛眨了眨,很是可爱。

    “小三子,你将这个蚱蜢给这个妹妹好不好?”我蹲下身子,询问小三子。他眼里的抗拒很明显,我以为自己的询问不过徒劳,可他却扭过头,将手里的蚱蜢塞进我手里,不去看那小女孩的眼睛。

    诸葛亮看着小三子置气的模样,语气放柔了不少:“你是男孩子欺负女孩子本就不对,以往教你的,你不记得了?”小三子闷哼了一声:“先生训得是,小三子知错了。”

    我将蚱蜢放进小女孩的手里,诸葛亮已经将小女孩放下,任由她在地上蹦跳着玩着手中的蚱蜢,全然忘了方才自己还涕泗横流的痛哭。

    小孩子的脾气,来的快去的也快。

    我将将站起身子,便听得身后传来一声怒喝:“哪来的贼秃子!快放下我的孩子!”

    转过身,便见一个妇人拿着大铁勺向我们冲了过来,诸葛亮适时离他身边的小女孩远了些距离,小女孩拿着手中的蚱蜢向那妇人蹦蹦跳跳的跑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娘亲!娘亲!你看!我有蚱蜢了!”

    妇人一把将小女孩抱在怀里,警惕的望着我们,手里的铁勺也径直指向我们。

    “你们是谁!”

    不仅她疑惑,我也疑惑。村里的人我都认得,也自然都认得我与诸葛亮,自然是不会问出这句话的,而她的模样也委实陌生,我猜想或许是自己不在的时日,村里怕是添了新人吧。

    我连忙道:“我们没有恶意……”

    没等我说完,妇人盛满怒气的双目便狠狠瞪向我身旁的小三子,怒骂着将我的话打断:“你这坏东西!定是你将这陌生人领进村的!还由着他们欺负你妹妹!你当真是傻子不成!”

    听着她的话,我眉头一皱,小三子躲在我的身后,双手死死的扯着我的衣袖发抖,想是很怕这个妇人。

    小三子的父母便只有他一个孩子,哪里来的一个妹妹?

    “你这样任意辱骂一个孩子,便不觉得失了长辈的礼数吗?”诸葛亮的声音不咸不淡,听不出什么情绪来。不知何时已经站在我的身旁,将小三子的身子牢牢挡住。我复又向妇人望去,看她握着铁勺的模样,竟是想上来打人?

    “有什么话好好说不成,何必这样骂一个孩子?”我不满道。

    妇人却是冷哼一声,嗤笑道:“你们算什么东西?我们家的事与你们何干!”

    这样的话饶是一向温和的诸葛亮,都不免皱起了眉头,更别说本就不算是淑女的我了。

    “就你是东西!还是穷凶极恶,不讲道理的坏东西!”

    “你才是东西!”妇人怒骂。

    “那你的意思是你不是东西?”我冷冷暼她一眼,诸葛亮已经站在我身前,将妇人愤怒的目光挡住。

    我不知她现在是怎样的反应,不过想想也定然好不到哪去。

    或许是我们争吵的声音太大,引来了正在屋里忙碌的村民,而其中微微发福的女人,便是当初劝我离开的李婶。

    李婶一见到我便连忙跑到我身边,将我从头至尾打量个遍,从最先的惊讶到欣慰,眼里始终隐隐包含着泪光。

    “你这丫头没事便好,许久也不曾来信,我还以为你被狼叼去了……”话未说完,她又连忙向着地面使劲“呸”了两声:“瞧瞧我这乌鸦嘴!尽胡说!”

    “李婶……”见她这副模样,我心里也忍不住一阵苦涩。

    四周的人已认出我身前的诸葛亮,立马上前将诸葛亮团团围住,问了许多关于战事的问题,他们不懂怎么去打战,但他们明白战争带来的痛苦。

    诸葛亮淡笑着一一答着,简单易懂避重就轻,对于这些村民来说,已然足够的了。而诸葛亮说的最多的,无非是些安慰的话,他们听闻刘备固守荆州时,方才一个个舒心展笑。

    也不知他们是相信刘备的亲厚,还是相信他们熟悉的诸葛先生。

    如同打开了话匣子,村民一时间竟有许多话要与诸葛亮说,忙请诸葛亮去各家走走,

第七十二章:回隆中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